医学物理人工智能平台

医学物理人工智能平台围绕国际医学物理学前沿研究方向,专注国家医疗大健康领域,主要面向新型医疗装置研发、先进的检测、辅助和治疗技术的探索,包括CT成像、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及人工智能算法在医学物理中的应用等研究方向。研究手段包括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图像以及各类组学中的应用、数值输运方法包括分子动力学、蒙特卡洛、有限元方法等。平台围绕医学影像和放疗物理中的关键问题,在双能CT成像、锥束CT成像算法和系统开发、图像引导放疗和单投影三维体积重建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平台以医学核心问题为目标,瞄准临床和工业应用需求,计划建设新型CT设备研发实验室,组建专注于本领域应用场景的优质人工智能算法开发团队,为国家医疗健康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引导放疗技术

深度学习单投影三维体积重建技术

材料分解卷积神经网络FLESH-DECT


平台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优秀教师派驻为基础,引进海外杰出人才和培养有学术潜力的青年人才并举,建设高水平专职科研教职梯队。现有成果除发表高水平文章外,已成功应用于临床并已实现成果转化,具有很强的产业转化前景。现有北航派驻教师2人、硕博研究生5人。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点项目。


团队核心成员:

赵维教授,理学博士,博导。致力于医学物理,特别是CT成像及其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中的机理和应用研究。共发表共发表学术论文46篇,其中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期刊25篇。应邀担任Frontiers in Oncology客座主编及20余个领域主流期刊审稿人。申请美国发明专利3项,国际PCT专利1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项。荣获美国放射肿瘤学会基础转化科学奖,国际光学工程学会医学影像青年科学家奖和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提名奖。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项。研究内容瞄准医学物理核心问题和临床及工业应用需求,研究成果具有产业转化的价值,已成功转化至国内外公司。


姜寅副教授,理学博士,博导。致力于人工智能、输运理论在医学物理中的应用研究。截止2021年共发表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应邀担任国际主流期刊审稿人。荣获2019年中国物理学会最具影响力论文一等奖。近年来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等项目3项。研究内容瞄准人工智能算法在医学核心问题和临床及工业场景的应用,研究成果具有产业转化的价值。


团队成员: